<s id="zvpl4"></s>

<nobr id="zvpl4"></nobr>
<li id="zvpl4"></li>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21修訂版)全文

    來源: | 作者:國務院令第739號 | 發布時間: 2021-03-19 | 187569 次瀏覽 | 分享到: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21修訂版).國務院令第739號《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已經20201221日國務院第119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20216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39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已經20201221日國務院第119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61日起施行。

    總 理  李克強

    202129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全文

    2000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76號公布 2014212日國務院第39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 根據201754日《國務院關于修改〈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 20201221日國務院第119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證醫療器械的安全、有效,保障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醫療器械的研制、生產、經營、使用活動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全國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工作。

    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與醫療器械有關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工作的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工作以及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加強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能力建設,為醫療器械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藥品監督管理的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工作??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與醫療器械有關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遵循風險管理、全程管控、科學監管、社會共治的原則。

    第六條 國家對醫療器械按照風險程度實行分類管理。

    第一類是風險程度低,實行常規管理可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

    第二類是具有中度風險,需要嚴格控制管理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

    第三類是具有較高風險,需要采取特別措施嚴格控制管理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

    評價醫療器械風險程度,應當考慮醫療器械的預期目的、結構特征、使用方法等因素。

    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制定醫療器械的分類規則和分類目錄,并根據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情況,及時對醫療器械的風險變化進行分析、評價,對分類規則和分類目錄進行調整。制定、調整分類規則和分類目錄,應當充分聽取醫療器械注冊人、備案人、生產經營企業以及使用單位、行業組織的意見,并參考國際醫療器械分類實踐。醫療器械分類規則和分類目錄應當向社會公布。

    第七條 醫療器械產品應當符合醫療器械強制性國家標準;尚無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應當符合醫療器械強制性行業標準。

    第八條 國家制定醫療器械產業規劃和政策,將醫療器械創新納入發展重點,對創新醫療器械予以優先審評審批,支持創新醫療器械臨床推廣和使用,推動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配合國務院有關部門,貫徹實施國家醫療器械產業規劃和引導政策。

    第九條 國家完善醫療器械創新體系,支持醫療器械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促進醫療器械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在科技立項、融資、信貸、招標采購、醫療保險等方面予以支持。支持企業設立或者聯合組建研制機構,鼓勵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合作開展醫療器械的研究與創新,加強醫療器械知識產權保護,提高醫療器械自主創新能力。

    第十條 國家加強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提高在線政務服務水平,為醫療器械行政許可、備案等提供便利。

    第十一條 醫療器械行業組織應當加強行業自律,推進誠信體系建設,督促企業依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引導企業誠實守信。

    第十二條 對在醫療器械的研究與創新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 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與備案

    第十三條 第一類醫療器械實行產品備案管理,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實行產品注冊管理。

    醫療器械注冊人、備案人應當加強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對研制、生產、經營、使用全過程中醫療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依法承擔責任。

    第十四條 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備案和申請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應當提交下列資料:

    (一)產品風險分析資料;

    (二)產品技術要求;

    (三)產品檢驗報告;

    (四)臨床評價資料;

    (五)產品說明書以及標簽樣稿;

    (六)與產品研制、生產有關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七)證明產品安全、有效所需的其他資料。

    產品檢驗報告應當符合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要求,可以是醫療器械注冊申請人、備案人的自檢報告,也可以是委托有資質的醫療器械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

    符合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免于進行臨床評價情形的,可以免于提交臨床評價資料。

    醫療器械注冊申請人、備案人應當確保提交的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和可追溯。

    第十五條 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備案,由備案人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負責藥品監督管理的部門提交備案資料。

    向我國境內出口第一類醫療器械的境外備案人,由其指定的我國境內企業法人向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交備案資料和備案人所在國(地區)主管部門準許該醫療器械上市銷售的證明文件。未在境外上市的創新醫療器械,可以不提交備案人所在國(地區)主管部門準許該醫療器械上市銷售的證明文件。

    最新信息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_12萝自慰喷水亚洲_www91人人操人人操_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